天气预报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当前位置: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 旅游资讯 >> 景区公告

众多生态作家雅聚观音山,共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

发布日期:2024-06-07 编辑: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来源: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点击数:0 [复制文章地址] [我要打印]
分享到:

初夏六月,万物生长

最是一年好风华

适逢6月5日第53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

众多生态文学作家

雅聚东莞观音山


首届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颁奖仪式

暨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研讨会活动

东莞观音山圆满举行


6月5日下午,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编剧、作家、首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 叶辛, 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 李晓东,生态环境部原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原司长 刘友宾,人民日报广东分社要闻部主任 贺林平,《散文海外版》主编 王燕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代表雅聚一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为主题展开了分享互动,研讨交流。

雅聚一堂,交流探讨

6月5日下午,嘉宾们及生态作家们共同参加了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的研讨会。研讨会现场,与会嘉宾纷纷结合各自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建设思考,以及生态文学创作发展,展开了分享互动,研讨交流。


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 黄淦波,在研讨会现场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原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著名散文家 梁衡,在研讨会现场深情回顾了获奖作品《树梢上的中国》的创作心路。他动情地说:“树木,这看似平凡的生命,实则承载着大地的坐标与历史的印记。它们静静伫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中华民族的坎坷历程。我亲身走访了全国33棵承载着丰富故事与历史的树木,曾梦想能够描绘出一百棵树的传奇,让更多的人领略树木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我热切希望,新一代的生态文学作家们能够继续这份神圣的使命,沿着我的足迹,深入探索,传承生态文学的精髓,让树木的故事与历史得以永久传承。”


研讨会现场,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编剧、作家、首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 叶辛,以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对生态发展表达了高度的关注和重视。他提到,生态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叶辛主席的发言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态发展的关注和喜爱,也展现了他对贵州的深厚情感和文化认同。他的发言不仅激励着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推动着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方面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任 李晓东,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生态文学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主题极富深远意义。他进一步指出:“文学与担当的紧密联结,这在文学历史上堪称首次。而第一个担当,正是观音山生态文学论坛的举办所展现出的勇气与责任感。第二个担当体现在观音山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25年的不懈努力,将一座荒山蜕变为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态文明景区。第三个担当则是观音山在生态文学领域的深耕细作,多次举办生态文学活动,激励广大作家将他们对生态的深情厚爱和理解通过文学的笔触加以表达。第四个担当,体现在观音山对本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全力以赴,两年前生态文学基地的顺利挂牌,正是这一担当精神的体现。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今天首届‘观音山杯’生态文学奖的盛大颁奖。这四个担当,不仅体现了观音山对生态文学的深沉热爱,更是生态文学建设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生态环境部原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原司长 刘友宾,在研讨会现场发表讲话时强调:“‘担当’一词,无论是在文明演进还是环保事业的视角下,都显得尤为贴切。中国生态文学的萌芽,可追溯至古人笔下的山水诗篇,但那时它只是作为文学的一种点缀。直到工业文明时期,随着《寂静的春天》的问世,生态文学才真正走入公众视野。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洞察,警示我们生态破坏对文明的致命威胁,从而成为生态文学对人类命运担当的重要里程碑,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告诫我们,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是狭隘而危险的。近年来,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势头强劲,它不仅是讲述中国环保故事的重要载体,更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担当起重要角色。文学与生态相互滋养、共生共荣,展望未来,它们必将携手前行,为保护和建设中国的自然生态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散文海外版》主编 王燕,对参加本次“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的研讨会表示了极大的开心,并向获奖作家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她激动地说:“生态文学的担当,其核心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大家去关注自然、爱护自然。自古以来,生态与诗词歌赋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其实就是在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自然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正如古人所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描绘的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过度的工业开发,这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状态也渐行渐渐远。因此,对于生态文学的担当,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只有我们内心深处充满对自然的敬畏与爱护,我们才能有担当,才能有责任。通过我们的文字,我们希望能够邀请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中来。让我们共同努力,用文学的力量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各位领导嘉宾

文学代表发言结束后

研讨会现场的文学大家们

就“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学担当”

展开了自由交流,思想碰撞


生态建园,文化立山

生态建园,文化立山

是观音山公园的发展宗旨

自建园以来

一直以来秉承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持生态建设

深耕生态文化


践行中国梦,生态万里行

2014年观音山通过

万里骑行

开展了生态保护倡议、环保讲座

水土取样、公益宣传广播等活动

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反响强烈


此外,观音山每年都会举行多个公益行活动

环保公益行、植树公益行等

让众多市民游客在观音山

为环境环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青山添新绿


每年植树节前后

观音山植树季活动

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

或是一家人,或是企业组团

在福山种下黄花风铃木

许下美好心愿


一人一棵树,汇成一片林

观音山上的大片凤凰林

是观音山与凤凰网携手举办

历届观音山森林文化节之“木林森”计划

如今,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每当花期,凤凰花海装扮满山


为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每年观音山景区都会通过植树的方式

推行生态补偿公益行活动

用实际行动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多年来,观音山一直秉承初心

将生态、旅游和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

使观音山的文旅品牌建设大放异彩

并逐渐形成了观音山特有的影响力

深受文化各界青睐

2022年观音山

“生态文学创作实践基地”正式成立

不仅将观音山的文化底蕴一一彰显

更展示了观音山坚持文化立山的匠心情怀


以生态文学担当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文化名山观音山

希望通过富有文学系列活动

未来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

推动生态文学创作,交流互鉴

为生态文学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力量